在互联网信息接入方面,没有绝对行之有效的方法,100%的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但是从域名注册开始的实名制,到网站主机开通的备案政策,再到网站开通后的不定期核查机制。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为首的互联网接入信息真实性核验政策,虽然很是麻烦,让人感到些许无奈。但是,绝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堵三无网站的上线。即使通过注册国际域名,服务器开设在香港或者美国等监管比较宽松的地区,但是那也是要牺牲网站速度的。
第三代备案系统上线,新的备案政策实施伊始,笔者就撰文对新政策进行剖析。且不说此政策的执行给网站建设企业和基础互联网接入企业带来多大困惑,单就网站信息合法的功效上,我们还是能够予以合理的理解的。毕竟更多的人,包括笔者自己也不希望不良信息充斥互联网。
二、实名认证在保护用户权益方面将更给力
实名制严格执行前,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有很大一部分域名的注册信息是虚假的。很多公司在建设制作网站的时候,域名注册所留下的所有人信息和注册联系人信息都是网站建设公司的。要知道域名对一个企业来说,其重要性绝对可以等同于产品的商标。切莫说网站备案了,这也许是网站新的备案政策执行后,数以十万计的网站被关闭的原因。当然在备案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政府监管部门的一些做法也值得商榷,因为实行白名单制度,很多服务器甚至部分机房都给一刀切予以断网了,多少合法网站被殃及就难以说清楚了。
实名制的认真执行,先是在域名信息上给终端用户以保障,因为现在注册CN国家域名是需要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和联系人身份证件信息的。实名制的认真执行,也让网站内容数据安全得以更多的保障。网站信息接入互联网之前,现在执行的可以拍照、扫名营业执照等严格的实名信息审核。所以一些公司自然不敢轻易在网站发布非法信息,也会更加谨慎的随时关注自己的网站内容。
三、政策趋紧与门槛提高将进一步规范市场
政策的严格执行,必然会让此前不甚规范的公司乱了阵脚。以笔者所在城市上海为例,一波严过一波的互联网整治,让很多公司不堪重负而关门歇业。倒下的不会全部是不规范的公司,但是更多的应该是不规范的企业。而这些公司本身由于自身实力及技术力量薄弱,及一些运营理念问题,很难让用户的利益得以保障。即使没有政府的严格监管,倒下去也是必然的事情,只不过更为严格的政策执行力度,成了这些公司过早被关闭的导火索和催化剂了。